校训类似于企业的价值观,团体的宗旨,大概是学校的规范、守则、风范等的凝练。不知是行政文化的缘故,还是传统骈文的影响,国内大中专院校的校训形态上讲究工整,内涵上力求全面,总之“安全第一”。
网易数独曾爬取了2454条学校校训,发现“四词八句”的形式占到了74%,其次则是4字和9字校训。
从内容看,“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厚/明德”、“弘毅”、“笃/博学”、“求实/是”、“创/拓新”、“团结”、“勤奋”等词汇极为高频,大多也来自《易》《道德经》《传习录》等典籍。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大连理工大学: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中南大学: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河北大学:实事求是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厚德、求真、砺学、笃行
青岛科技大学:明德、笃学、弘毅、 拓新
鲁东大学:厚德、博学、日新、笃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德业并进、自强不息
。。。
出自网友
出自网友
当然也不乏很多经典之作。
北京林业大学虽非北林毕业,但北林的校训在我心中长期霸榜——“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知山知水”,一来道出了北林的学科特点,似乎告诫后来师生,治学研究须深入山川林地,接地气才能通人气,光坐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是出不了真正的成果的;二来勉励师生多去大好河山走走看看,深厚的感情出自深刻的认知;三来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认识论,且认识世界是一切的基础。
“树木树人”,典故出自《管子·权修 第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和鲁迅真名的出处,早已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
一来点出了学校的两大任务,科研(树木)与教学(树人);二来与前四字的认识论呼应,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讲的是实践论-改造世界;三来蕴含着从宏观到微观、从愿景到实事的理念。
短短八字,分工明确,前后衔接,一语多关。用词简单平实,用典也耳熟能详,但其深刻隽永、音律和谐,堪称天下无双!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象传》的乾卦“天行健”和坤卦“地势坤”,表明了清华秉承国之重器,集聚国之大贤,旨在运转天地大道,培育宇宙大才。
这一组句,拆分组合后,也融入了众多院校的校训之中。
清华校徽
北京交通大学北交大的校训只有短短两字:“知行”。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代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也是众多院校校训的不二选择。北交大用起来却别具匠心,一方面是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又点出了学校的学科特点——以交通为本,以方便人们出行为己任。妙!
哈尔滨工业大学你可能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C9之一,底蕴深厚的老牌名校哈工大的校训居然没有一点文采,完完全全的通俗口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其实说人话,办实事,练硬功,这恰恰是让人肃然起敬之处。
哈工大以工科立校,最早是中俄工业学校,一开始就是为了填补中国工业人才巨大空缺而设立。从1920年以来,不仅支撑了东北工业基地,而且扛起了工业传统大旗,更是用人才、学科等资源支撑了许多院校的工科专业开设。老牌工学强校,讲落地、重实操,不玩虚的,不出次的。这八个字,代表了永远高标准、严要求、高水平!
同济大学还有更简单粗暴的。同济的校训似乎就是对校名的解释:“同舟共济”。
同济校徽
湖南大学湖大号称千年学府,是国内最年长最长寿的院校,校训是:“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如果只有前四字,这个校训就泯然众人矣,毕竟雷同率那么高。
后四字实际是湖湘精神的代表之一,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虎虎生风,豪气干云。
山东大学Vs苏州大学这两所百年名校,都地处文化圣地,校训文采斐然、仙风道骨又热血澎湃。
山大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前后句分别引自刘开《问说》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点出了治学求学、修身做人的道理,也符合山东孔孟之乡的定位。
苏大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出自孙文同志写给蒋介石的墨宝,前半句与山大后半句语出同典,后半句是各种“止于至善”的一种具化。
苏州大学校徽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校训看似非常简单,“不做假账”,实则很难一以贯之终生践行。为此,朱镕基总理还罕见地为该校题写了这个校训。
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校训有点长:“输出一个青年,富裕一个家庭,带活一方经济。”
实际上,蓝翔校长荣兰祥的一句名言流传更广:“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敢公开diss清北,还是蓝翔厉害。
清华校徽
北京交通大学北交大的校训只有短短两字:“知行”。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代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也是众多院校校训的不二选择。北交大用起来却别具匠心,一方面是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又点出了学校的学科特点——以交通为本,以方便人们出行为己任。妙!
哈尔滨工业大学你可能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C9之一,底蕴深厚的老牌名校哈工大的校训居然没有一点文采,完完全全的通俗口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其实说人话,办实事,练硬功,这恰恰是让人肃然起敬之处。
哈工大以工科立校,最早是中俄工业学校,一开始就是为了填补中国工业人才巨大空缺而设立。从1920年以来,不仅支撑了东北工业基地,而且扛起了工业传统大旗,更是用人才、学科等资源支撑了许多院校的工科专业开设。老牌工学强校,讲落地、重实操,不玩虚的,不出次的。这八个字,代表了永远高标准、严要求、高水平!
同济大学还有更简单粗暴的。同济的校训似乎就是对校名的解释:“同舟共济”。
同济校徽
湖南大学湖大号称千年学府,是国内最年长最长寿的院校,校训是:“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如果只有前四字,这个校训就泯然众人矣,毕竟雷同率那么高。
后四字实际是湖湘精神的代表之一,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虎虎生风,豪气干云。
山东大学Vs苏州大学这两所百年名校,都地处文化圣地,校训文采斐然、仙风道骨又热血澎湃。
山大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前后句分别引自刘开《问说》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点出了治学求学、修身做人的道理,也符合山东孔孟之乡的定位。
苏大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出自孙文同志写给蒋介石的墨宝,前半句与山大后半句语出同典,后半句是各种“止于至善”的一种具化。
苏州大学校徽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校训看似非常简单,“不做假账”,实则很难一以贯之终生践行。为此,朱镕基总理还罕见地为该校题写了这个校训。
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校训有点长:“输出一个青年,富裕一个家庭,带活一方经济。”
实际上,蓝翔校长荣兰祥的一句名言流传更广:“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敢公开diss清北,还是蓝翔厉害。
军校的校训,“忠诚”是高频词汇,这与学校性质有关。当然也有例外。黄埔军校的校训为“亲爱精诚”,校长蒋中正亲自拟选。
国外院校的校训,则百花齐放、个性彰显,刨除语言的因素仍然如此。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印象深刻(好坏都行)的校训,我们说不定挑选精华再出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