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见面的发小和我聊起我们从小居住的村庄,说着说着激动了,眼睛红红的,看得出他在极力克制,这是经历了什么,让一个大男人委屈成这样?我把他说的整理出来放在下面,大家看看,谁在老家有过他这样的经历,现在你是否还在老家,还是和他一样,离开故里远走他乡?
你是不知道啊,现在的村里可不是咱们小时候那样了,纯朴的民风,善良的邻居,可敬的叔伯和婶子大娘,还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家族兄弟……不知何时,都变了。笑你无,恨你有,就是现在村里人的普遍心理。特别让你心痛的是,一个家族的人还不如和乡邻处的好,玩心眼,口是心非,人前人后两张脸,有的你说他人面兽心一点不为过。
举例说明,假如你很穷,虽然他瞧不起你,但相对来说还算相安无事,因为你的穷,能让他在你面前趾高气扬,显示他是“富人”。假如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你家添置了新家具,换了新家电,你让他不舒服了,他开始联想你家的日子要抬头,有好转的苗头,有超过他的危险。于是开始嫉妒,各种打压。首先在路上遇见和他打招呼,他带搭不理“冷暴力”让你莫名其妙。你知道我那个家族人多,是个大家族,他抓住有红白喜事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假装幽默话里话外的贬低嘲讽你,拉帮结派孤立你,在这个大家族里我是独子,人家都是兄弟几个,咱又穷,在这样的家族里生存感觉生不如死,太难了。
再比如:哪家死了老婆或者男人,好家伙,展现他们能力的时候到了,此刻,他们(她们)都是大善人,装x的一批,过了这个装x的时刻,你真有难处求他帮忙试试,门都没有。
你知道我家族里的四嫂吧,四哥去世的早,四嫂拉巴儿子长大真的太不容易了,好在儿子很争气,上完大学又考了研究生,后来留在上海,有很好的工作单位,找的媳妇也是上海本地的,去年孩子回老家举行婚礼,大喜的日子,你根本想不到这帮人又出幺蛾子了,他们嫉妒、不望人好的恶毒心理,致死不改。事情是这样的:孩子的婚礼安排在县城最好的宾馆举行,亲家的来头不小,气质和派头甩我们家那几位不知几条街,光豪车就来了好几辆,花钱的事根本不用四嫂操心,太大气了。亲家公说孩子们举行完婚礼,就带四嫂去上海住,房子都准备好了,回老家举行婚礼就是带四嫂一起走,咱从心底里替四嫂高兴,这些年吃的苦受的罪值了。
婚礼的流程进行完,这时需要有人去单间陪亲家,以往的习惯,出头露脸的体面事,都是那帮“大拿”还有他们的老婆出场,这次同样也是。四嫂和儿子去请,结果谁也不去,说坐大厅就行,大上海来的陪不了。四嫂还想请,被儿子拦住了,妈,不要为难人,愿意在大厅就在大厅吧,那边的老人我去安排。然后走到我面前,五叔你跟我去单间吧,见此情景,我没推辞,孩子需要,我就去。侄子挽着我从“大拿”们面前走,失望和不自在明显的写在脸上,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人家儿子没有死乞白赖的继续求他们,太尴尬了。说实话,要在以前,他们不去我真的不敢去,也不是因为我现在多了不起,我也没啥了不起的,就是不怕他们了,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说这帮人是不是太缺德,孩子大喜的日子想给人家难看,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还是那样的嘴脸,死性不改。
还有他们那些老婆,也不是啥好鸟,花花肠子够九万长,拐着弯儿的恶毒,那心眼比针眼还小。
当年四哥盖老房子的时候我去帮忙,我就说了一句:在村里盖房和去城里买房相差太多了,一样的面积在城里多花很多钱,不等我说完,一个嫂子马上神经不正常了:吆!你这是要去城市买房子呀!那故意拉长的声音,那夸张的表情,尤其那扭到一边的嘴角子,至今在我的脑子里活灵活现。
那时,咱在村里生存,人家男人又是家族里的“大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照顾她的情绪,我赶紧说,嫂子,你家都买不起,我家穷成这样能买啥呀,我只是打个比方。那驴脸眼看着放松了。当时我真想抽自己,活的太窝囊了,作为一个男人活的没了自我,说话说别人愿意听的,做事做别人愿意做的,就是因为我穷就得没有尊严的活着吗?
从那一刻开始,我有了去城里买房的念头,就是那一瞬间决定的,尽管我穷的住着个破屋,但,这个决定不会再改变。
回家和老婆一说,她高兴的像个孩子,行啊,我跟你去工地干活,我不怕吃苦,儿子大了反正住校,一个月回来几趟看他就行。
从此我们夫妻长年住工地,而且随着工程的完工越走越远,回县城看儿子我们都没回过村里。咱没多大本事,咱有的是力气,踏实能吃苦,再说我的瓦工技术杠杠的,我们专门承包内装,贴地板砖,卫生瓷。那些年老天爷很照顾我,活特别多。后来干不过来了,就去劳务市场雇人,随着雇的人越来越多就成立了一个小建筑队,陆续着干到现在。
这样苦干了几年,20007年我们凑了个首付,在远离家乡的城市贷款买了第一套房,自己悄悄的装修,攒点钱买家具,再攒点买家电,连儿子我们都没说,就这样分几次把新房子装修好了,终于在城市里有了我们的家。2008年我们往城里搬家的时候,可以说轰动了整个家族,因为,他们做梦都不会去想,我这样的穷人还能在城市里买房,但是我不会再去看他们难受的脸是什么样子,真没那闲工夫。这还得感谢那个嫂子,没有她尖酸刻薄的嘲讽,也许我早憋死在村里了。
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在新房子里看的,坐在宽敞的客厅里,看着看着我竟然哭了。我不迷恋城市的灯红酒绿,也不迷恋它的高楼大厦,我是寻找属于我的心灵港湾。对于我来说,这里都是陌生的,全新的,没有嫉妒,没有勾心斗角,听不见那些冷嘲热讽,我享受的是一种清静,是一种心灵上的安宁,这里是我千万次在梦里寻找的“世外桃源”。
这些年我很少回老家,父母早已不在了,也没有特别值得我留恋和想念的人。有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回去,就是想去看看那个村庄,看看老房子,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和父辈们生存的足迹,我永远不会忘。
疫情期间,我给村里捐款捐物,希望她越来越好,至于村里的人,尤其是家族里的人,离得越远越好,最好不见。
写在最后:很明显发小是想家了,想那个生养他的村庄,想儿时温馨的乡村气氛……不管他发多大的牢骚,老家在他的心里从没有离开过,只是他的遭遇太难了,别怪他,在村里活的这么憋屈,原谅他发泄一下吧。
之前我也听说现在农村的风气不如以前好,亲兄弟两个互相嫉妒,就是因为有一个过的好,有一个过的不好,最后矛盾激化打起来了。
你在农村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还听说过农村有什么趣事,评论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