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弥河镇农厕管护服务站站长杨立军介绍服务站运行情况。
初秋时节,走进青州市弥河镇杨家村,映入眼帘的是内容丰富的彩色墙绘,宽敞明亮的硬化路,以及整齐有致的农家小院。在村民家中,改建好的冲水厕所,墙壁上贴满锃亮的瓷砖,洗手盆、坐便器干净整洁,与城市家庭的卫生间并无二致。
“大姐,您家厕所出了啥毛病啊,我们过来看看。”近日,在青州市弥河镇杨家村村民刘爱娟家中,一行人进院就直奔厕所,查看厕屋,检查厕具,试用冲水,询问厕所使用情况。这是弥河镇农厕管护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的上门维修服务。
“哎呀,我这刚打完电话不到1个小时,你们就来上门服务了。”刘爱娟高兴的说。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将厕具维修完毕。“大姐,您来看看,厕所修好了,以后有啥问题尽管打电话就行,随叫随到。”管护服务站人员补充道。
在弥河镇小刘家庄村,村民张清华家被评为青州市“美丽庭院”,其中,干净整洁的冲水厕所也为其加分不少。
弥河镇小刘家庄村村民张清华介绍其家中冲水厕所使用情况。
“改厕前,全村几乎都是用旱厕,既不安全又不卫生,一到夏天雨水季,经常臭烘烘。现在好了,政府财政支持给我们改建了卫生厕所,既安全又干净,也不用自己往外出粪啦。”弥河镇小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万星说。
在小刘家庄村的中心街上,一辆抽粪车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周围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政府每年给每户发一张免费抽粪卡,一般户一年抽一次就够了。”青州市弥河镇农厕管护服务站站长杨立军介绍。
服务站工作人员王全德介绍镇上发给农户的服务联系卡,凭此卡每户每年可免费抽粪一次。
旱厕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弥河镇在全面完成旱厕改造的基础上,做细做实厕改管护服务,坚持“好”字当先,建管并重,聚力打造集粪污中转、改厕管护、粪污处理于一体的“三站一体化”管护体系。
杨立军介绍服务站常备的维修厕具。
杨立军介绍,全镇共建有改厕管护服务站3处,每处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维护队伍,10多种厕具一应俱全,能够做到“一呼即应”,维修人员接到群众电话,2小时内即可上门维修到位,十分方便群众生活。
在弥河镇区东2公里建有占地700余平方米的粪污中转站1处,配备抽粪车8辆,群众通过免费抽粪卡上的电话即可联系上门服务,粪液回收到粪污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通过“三站一体化”管护体系,弥河镇实现了对全镇改厕户的常态化管护,真正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除了全面推进户厕改造,弥河镇还在全镇300户以上村,高标准新建公厕11处,改造提升1处,合理设置男厕、女厕个数,内部配置蹲便器、坐便器,并设置第三卫生间,配置无障碍设施和紧急呼叫铃,从细节处提升人性化如厕体验,延伸公共服务触角。公厕配备专职保洁员,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
黄泥沟村村口的公厕极大方便了村民和附近行人。
在弥河镇黄泥沟村,一进村口,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花园一样的小广场,老人小孩都在这里锻炼玩耍。“俺们村比较大,以前在这个小广场玩,想上厕所了只能回家去,特别是老人,非常不方便。村里实行厕改以后,我们村在村口建了这处公共厕所,而且有专职保洁员,你看里面多干净,设计也非常人性化,还有残疾人专用厕具,大家都说好啊。”黄泥沟村党支部书记段福春一提到村口的公厕,就赞不绝口。
厕所虽小,却是民生大事。这几个村的变化,只是青州市弥河镇近年来实施厕所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
弥河镇党委书记陈伟(右一)到农户家中查看改厕后的冲水厕所使用情况。
“老百姓说好,那才是真的好。不管是推进户厕改造、公厕建设,还是强化后续管护,我们都是本着一个理念,那就是群众满意。只有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做到位了。”弥河镇党委书记陈伟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任治安 通讯员 蒋世超 刘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