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我在学生的帮助下开通了公众号,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个标准,每周发5篇文章,每篇至少得超过一千字,目前共写了206篇,累计接近40万字吧。
我只是想用文字记录那些流逝的光阴,留作日后的纪念。每次写完后,我会同步发送到今日头条和知乎上,至于读者如何看,我并没有做深入研究。每天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和写作,灵感来时,我可以一气呵成,两三千字不成问题,否则只能完成任务似的赶紧交差。
我是重度散光加老花,经常看错字打错字,有时候还是掐着表,赶在半夜12点前把文章发出去的。虽然心里想的是某一个字,可眼花手抖时就按错了键,时不时就会出错。
当我如释重负,自认为完成了一天中的某件大事时,说不定一条提醒我“某某字写错了,赶紧改正”的信息就会发过来。
那是我86岁的师母,用她的火眼金睛在提醒我写文章一定要严谨,其实当年恩师也是这样教导我的。此外,师母还会把她看到的有价值的文章或小视频发给我,说让我补充点营养。
惭愧之余,我分外感动,自然更不敢懈怠。虽然每天的工作量大,但师母的关心与监督,让我觉得写作真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
还有那些每天为我点赞或留言的亲人、朋友、学生及家长等,也无形中在鞭策我前进。更何况还有几位诚恳地给我提建议的闺蜜,都让我收获了不少的快乐与幸福。
前天,我写了一篇《语文老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的公号文,同步发送到了今日头条上,想不到给我留言,发表评论的近30人,其中有几个写的评论都有三四百字之多,堪称一篇小作文。
昨晚我回复了所有的评论,今天写这篇文章时,竟然看到那位年逾古稀的易老师又给我留言了,真是感动万分。在他身上,我的确看到了恩师的影子。
原来,不管世事如何变化,语文界的清流们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情。
我想摘录几段供大家参考,也许它们能激发我们对当代语文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
易祚珍:
能读书看报写文章者均可当语文老师, 我从75年开始教中学语文,14年退休还乡,40年跟学生打交道,所教学生千百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的一个学生中考700分卷得了688分,考上了衡阳三师,语文单科95分,这在全国 是少见的。 教语文,从字词句篇着手,项项过关, 不留死角。重基础,视技能,多读常练,让学生会说会写会解题,常考必胜。
教语文,提高学生兴趣最重要,让学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书壳之外有源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量大,学生才会满腹经纶,考起来才能轻松准确作答。 教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训尤为重要,让学生讲看到的事,想到的事,感觉到的事,长此以往,就会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地表达出来。
教语文,以教材为蓝本,以教法为准绳 ,重分析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课过关,扎实推进,把基础打牢夯实 ,会学会做会考,成绩自然上来了。 语文是知识的海洋,语文乃各科之母 ,语文学好了,其它科就会迎任而解了,语文难教,语言难学,非下苦功夫不可! 写下了一点心得,愿与同行共免。
教育反思者:
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成为半个语言学家。语言是思维的再现,而文字是语言的再现。最终祈求文字能够再现思维。语言是如何再现思维的?是语法和语境。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心中都在默念一种语言,通常是自己的母语。这足以说明语言和思维的相似性。
以上是语言和文字的成因。教语文,恰好倒过来了:用语言文字的组合法则来训练孩子的思维与沟通能力。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语言文字的组合法则不能再现思维,或者其架构越来越简单,那我们的后人将越来越愚蠢。接下来才是词性词义的讲解、组合法则。其它的任何手段(如:广泛阅读、写作等)都是为此服务的。 汉语的词性词义非常模糊,很难讲解的。
还有一些俗语俚语——不按套路出牌——用语法规则或许很难解读。 再接下来是概念讲解。每个字词都是一个概念。遗憾的是:汉语的概念更模糊! 西方对语言学的研究远远走在我们前面,应该重点参考:西方是如何研究的,而不是照搬他们的研究结果。因为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言学。
老钓叟: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开杂货店的老板,语言,文字,逻辑,语法,写作应样样懂得并运用,还要加上历史,地理,人文,哲学,最好再加点医,卜,星象,及初高中的数理化,这个杂货店里的货就比较高齐全了。
我向来认为,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能陶冶情操,同时伴你终身的学科。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难教,语文老师难当的事实。
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你得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还要准备好逐字稿。至于课件的制作,素材的采集,以及反反复复的打磨文稿或试讲,又要耗费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年轻老师,在听了某些前辈的指点后,变得更加焦虑,甚至偷偷抹眼泪的,不在少数。你说这个过程不辛苦吗?
但是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它会迫使你成长。听说读写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也是他们应对生活的不二法门。或巧手著文章,或妙语传佳音,他们用语言和文字搭建自己的精神大厦,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孩子的心灵花园,终于赢得桃李满天下,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当你能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课堂成为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你就一定能收获满怀的幸福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