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柠儿【原创内容,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前几天在小区玩,几个老人看到我邻居宝妈在管教不听话的儿子,就劝她赶紧生个二胎,因为一个孩子容易被惯坏,有了二胎这个孩子就听话了。还是一个孩子太孤单,过得太独,不懂分享。然后宝妈就说:“二胎小时候是玩伴,长大不过是亲戚,俩孩子还能相互陪伴一辈子啊?”
然后,有个老人反驳宝妈说:“亲戚咋了?在你们现在的年轻人眼里,亲戚是个贬义词吗?长大孩子有个亲戚,就多一个依靠,多一份帮衬。想想你以后老了躺在病床上,一个孩子辛苦照料你们,累得要死,你心疼不心疼?一个孩子给你看病,手里钱不够,借钱也难借,你心疼不心疼?有个兄弟姐妹,哪怕是亲戚,也能在这样的大事上跟孩子分担一下啊。”听完老人的话,宝妈若有所思,当即表示老人说得有道理,她改了主意,准备回家跟老公商量商量生二胎的事。
现代父母养娃“求质不求量”,但有些事就是“量”比较有优势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养孩子的观念跟过去完全不同了,过去觉得多生孩子以后父母的依靠多,老了更享福。但是,现在的父母觉得生孩子要“求质不求量”,把一个孩子培养好了,比别人几个不成器的孩子都强。
但是,一个孩子再有出息,长大再有钱,在陪伴父母、照顾父母上,总有分身乏术的时候。尤其是“能者多劳”的原因,孩子越有出息,在工作上的责任就越大,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就越少。因此,多生一个孩子,这个忙了,那个就抽空去看看父母、照顾父母,另一个孩子内心的愧疚和养老负担都会相对小一点。这么看,孩子的数量就比较占优势了。
父母晚年对精神的需求大于对物质的追求,子女有钱不如子女在跟前还有人会说,父母想要人陪伴和照顾,把一个孩子培养好了,孩子长大有出息,有钱可以给父母请保姆、请护工,或者就单纯请人去陪父母聊天,也挺好啊,根本不需要多一个兄弟姐妹来帮自己分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可是,我们都知道,人活一辈子,什么都经历过了,对物质的追求其实也没有那么高了。父母晚年对精神的需求会更大一些。因此,他们晚年不想子女出钱找人照顾自己,而是希望子女能在自己跟前尽孝。这份孝心,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因此,父母晚年生病住院,不是花钱请护工就能解决的,而是自我有子女轮流守在床前,给父母一些心里安慰。
生二胎、三胎不单是给孩子留给“亲戚”那么简单,而是救赎孩子淡薄的亲情观现在很多人都还在排斥生二胎,但三胎已经被正式提上催生日程了。其实,不管是生二胎还是生三胎,都不单单是给孩子留给“玩伴”和“亲戚”,而是可以救赎孩子淡薄的亲情观。因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从小都体会不到那种手足情深,长大也没有亲戚的帮衬和温暖。
要知道,人活于世,就是靠着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联系着的,而亲情网是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根线。没有亲戚,亲情观淡薄的人,不管遇到大事,还是平时的人际交往,都是有缺憾的。就比如,现在很多独生子女长大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孩子就可能没有叔叔伯伯、姑姑和姨姨,也分不清表亲关系,以及谁是谁的侄子,谁是谁的外甥女,基本的亲戚关系都分不清。
★【柠儿有话说】
因此,有条件多生个孩子,年轻人不要一味拒绝,而是多想想这里面的好处。当然,如果没有能力多养孩子,也要量力而行,毕竟生了孩子就要负责,要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嘛。
今日话题:网友们,你觉得生二胎长大只是孩子的一个“亲戚”吗?谈谈你理解的手足情吧。
~~~~~~~~~~~~~~~~
当妈之后,每天心情就像过山车。刚刚因为孩子的调皮气得半死,转眼因为孩子一句暖心的话又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娘的,就是在气死与爱活中来回穿梭……希望不断充电,做孩子们心中最想要的“妈妈”。
从事过儿童图书编辑、儿童名著解析,写过企业家、养老院长、律师等名人采访稿,如今热衷育儿写作。关注【柠果育儿】大家每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取暖,云上牧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