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烂漫的山花散着香味,飘洒在大街小巷,果树带着丰硕的成果,摇曳着绿色的叶子,在向人们招手,在向人们张着笑脸,那粉红的颜色不亚于少女粉脸庞。在这收获的日子里,我去参加王权度老师的《岁月履跡》发行会。
那天,是个不错的日子,秋雨后的天气格外晴朗,县城在秋雨洗礼下,更显得那么清晰、明朗,让人耳目一新。
说实话那天我很忙,一人在家,锣锣鼓鼓都要我一人来敲,加之忙里偷闲抽空又种了些油菜,当看到作协发的信息,还有王老师的邀请,我想我说啥都要参加王老师这次新书发布会。
秋天天明的似乎晚了,早上起来,又去油菜地里撒了些农药,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我进新区图书馆一看,人都到齐了,作协主席唐志强主持,我忙和唐主席、王权度老师打了个招呼坐下。
王老师忙给了我一本他出的书《岁月履跡》,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忙暗示王老师给我书上签字,签完字,我在会场看着。
王权度老师,我早就认识,他和我家相距七八里路,因他家居住天度街道,常常跟集、上会偶尔能碰见,他那慈祥的面孔,见人热情的打着招呼,平易近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我回忆起来了,他现在是扶风县天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天度关工委主任。虽然现在退休十多年了,还为社会发出光和热。
出这本书之前,王老师就和我交流过,没有想到这么快书就出来了,我知道出书不易,王老师这种精神令我敬佩,令我学习。
在一月以前,我有幸在一个办公室就拜读了王老师的《岁月履跡》,当时我很惊讶,因时间关系,只简略的选读了几篇文章,我常常想,什么时候碰见王老师,非要一本书不可。
这次真正拿到王老师签字的书了,别提我有多高兴。
打开书细细一看,王老师书共分八辑,从第一辑“故土情怀”到第八辑“爱撒余晖”都从不同侧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家庭的变故、生活的经历、社会的变迁等等,每个章节都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叙述的十分到位。特别是第一辑的“故土情怀”和第二辑的“欢乐的童年”都用优美的文笔,把故土和童年都叙述得淋漓尽致,展现地栩栩如生。如“悲忆母亲”和“缅怀父亲”还有“祭兄文”等等,拜读后都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王老师那发自内心的感言,用娴熟的文笔,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实属不易,也给后辈儿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老师多,当学校领导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像王权度老师拿起笔来,记录自己家庭、个人等坎坷及悲欢离合的人为数不多,用业余时间整理成文字出版更是少之又少。
在翻看王老师的文章“四爸”、“一床棉被”、“家被抄了”等等,更上了一个台阶,接地气、朴实无华的语言,实实在在的写作手法,更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王老师的诗也很不错,从“家国情怀”、“悼念周总理逝世十周年”、“法门寺史记”、“游青岛四首”等等,那一句句诗文,真使人感慨万千,不由自主的跟着王老师的诗文怀念和游览,全诗气势磅礴,写的大气感人,虽达不到真正的专业水平,但从内心发出的呼喊,写出的真情,这是一般专业诗人都达不到的。
说内心话,乡党加老师的书,我昨天拿到手后,天正好下起了毛毛细雨,这也是我看王老师书的大好机会,昨晚把书看到近十二点,真有点恋恋不舍的感觉,我也出过书,更知道出书的不易,这都是王老师多少年的心血汇制而成。
这本感人的《岁月履跡》,出版实属不易,从内心我感到这本书的重大意义,它的特点是记录了社会,如实记录了他身边的事,仿佛一切的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岁月流逝,真情还在,这真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风华正茂祖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