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亚洲地图,如果你仔细查看中印两国的边界,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小的国家——不丹,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国家。不丹的面积很小,经济也很落后,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整个亚洲唯一没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然而在历史上,不丹其实曾经是我国的领土,他们的国旗现在还印着中国龙,这样一个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为何至今没和我国建交呢?
不丹的全称是“不丹王国”,关于它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公元7世纪,也就是我国的唐朝年间。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不丹和藏南地区那时候都归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管辖,被叫做“门隅”。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地区,吐蕃在不丹修建了两座规模较大的寺庙,还派军驻扎。后来,到了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逐渐瓦解,大量僧侣逃难到了不丹境内,在此落脚。不丹本就有信佛的传统,这些僧侣和当地部落首领、贵族交好并结成同盟,逐渐开始掌握权力。
在僧侣统治不丹的过程中,藏传佛教对不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不丹的国教依然是藏传佛教,而且不丹人的一些习俗和文化和西藏人民非常相似。
元朝建立后,不丹连同西藏地区一同被纳入元朝版图,正式成为了中国的领土。经过几个朝代的统治,不丹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他们的国旗上还绣着一只中国龙呢。
不丹国旗
前面我们说过,不丹人笃信藏传佛教,而且僧侣可以染指政权,随着教派权力的膨胀,僧侣领袖和世俗领袖的矛盾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爆发。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打得两败俱伤也没有分出什么结果,只好通过西藏向清朝皇帝求助。当时在位的是雍正皇帝,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雍正也不愿意插手,就一边给了一个封号,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从这时起,之后不丹所有的德布王继位都必须按规制获得清朝册封才能算是正统。
又过了几百年,英国人来了。17世纪,英国先是占领了印度,并逐渐向南亚周边扩张,不丹与印度接壤,实力又弱,很快也被英国盯上了。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随即发动战争入侵不丹,面对列强,不丹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反抗,但是不丹很多方面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实力,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不丹,占领了不丹全境。1865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不丹不仅被迫割让土地,还要开放通商口岸,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清政府也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哪里还顾得上遥远的不丹?不丹和英国签订合约的时候,英国压根儿就没通知清政府,事后清廷得知此事,也只好忍气吞声,由他去了。
不丹国旗
前面我们说过,不丹人笃信藏传佛教,而且僧侣可以染指政权,随着教派权力的膨胀,僧侣领袖和世俗领袖的矛盾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爆发。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打得两败俱伤也没有分出什么结果,只好通过西藏向清朝皇帝求助。当时在位的是雍正皇帝,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雍正也不愿意插手,就一边给了一个封号,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从这时起,之后不丹所有的德布王继位都必须按规制获得清朝册封才能算是正统。
又过了几百年,英国人来了。17世纪,英国先是占领了印度,并逐渐向南亚周边扩张,不丹与印度接壤,实力又弱,很快也被英国盯上了。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随即发动战争入侵不丹,面对列强,不丹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反抗,但是不丹很多方面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实力,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不丹,占领了不丹全境。1865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不丹不仅被迫割让土地,还要开放通商口岸,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清政府也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哪里还顾得上遥远的不丹?不丹和英国签订合约的时候,英国压根儿就没通知清政府,事后清廷得知此事,也只好忍气吞声,由他去了。
到了20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南亚的控制力日渐减弱,不丹也和其他国家一样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的道路。1907年,乌颜·旺楚克自立为王,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建立了不丹王国。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大洗牌,英国也失去了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荣光,曾经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像印度、不丹这样的殖民地终于摆脱了英国人,拥有了真正的自由。然而,不丹还没等松口气,印度就接替英国控制了不丹。
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几百年,虽然丧失了主权,但英国也确实为印度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武器,所以在印度独立后,南亚诸国里印度实力最强。1949年8月,印度与不丹签订了一份《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印度将继承英国的权利,继续对不丹进行“外交指导”。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外交指导”。简单来说,就是不丹的所有外交活动都必须请示印度、听从印度的命令,比如跟哪个国家建交、想推行什么外交政策、想和哪个国家进行交易等,都必须事先得到印度的许可。在英国控制不丹的时候,就实行了这种方式,到了印度,依旧沿用了“外交指导”。
不丹大小也是个国家,它为什么肯乖乖听印度的话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不丹太弱了。不丹的落后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它是亚洲最穷的国家,据说全国只有30%的人有手机,5%的人会上网,并且不丹的交通也极其落后,它没有火车,甚至连铁路也没有,整个国家只有一个简陋的机场,普通人出行全靠双脚,只有少数富人才有钱坐出租车。不丹全国的GDP大约只有25亿美元,我国西部随便一个小县城都能“吊打”它。
正是因为不丹的贫穷和落后,它在面对印度的时候完全没有提条件的资格,打也打不过,谈判也没有筹码,只能低头听话。不过印度也没把不丹欺负的太狠,多少还是给了点好处。作为“外交指导”的代价,印度必须负责不丹的国防和行政各方面的开支,包括不丹军队和政府其实也都是靠印度“养着”。
表面看起来,不丹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印度为何宁愿花钱也要控制它呢?
首先,不丹的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南部,恰好位于中印两国边界。不丹虽然不大,对于印度来说却是一道天然的防线,保护着印度东北部的6个邦。如果没有不丹,那么印度东北部的安全就会立刻面临威胁。
其次,不丹和我国接壤,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不丹之间也存在着边界划分的争议。一般来说,两国如果想要谈判来解决边境和领土争端,前提是两国必须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被印度“外交指导”的不丹,一直受印度指示没有跟我国建交,因此两国的领土争议始终没被解决。这其实也是印度在我国埋下的一颗雷,虽然现在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日后印度说不定会趁机利用不丹大做文章,攻击我国。
另外,印度不允许不丹和我国建交,也是担心两国建交后交好。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能力,如果在经济上和不丹合作,必然会极大地改善不丹经济落后的局面,时间长了以后,我国和不丹交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这正是印度最不想看到的。毕竟不丹的位置非常微妙,正好夹在中印之间,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如果中国和不丹合作,印度的国防安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印度直接从根源上掐死了这种可能,不让不丹和我国建交。
印度为了自己的私心一直控制着不丹的外交,不过不丹虽然没有与我国建交,但关系还是不错的。在1971年我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不丹就投了我国的赞成票。过去几十年里,中不两国也曾多次提到建交的事情,不过因为印度的阻挠,所以一直没有成功。
随着时间推移,不丹企图摆脱印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了。在2021年10月,我国与不丹签订了关于加快中部边界谈判“三步走”路线图的谅解备忘录。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好的开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不丹能够成功脱离印度的控制,恢复独立自主,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时候不管对于我国还是不丹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