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尔到庆州,再到大邱
《文化大观园》王鲁湘一路行走韩国
看相似,寻差异
从佛教,到儒学
思同源,见独特
访韩医,赏瓷器
从传统,到当下
王鲁湘遍访韩国最顶尖学者
一双慧眼,深度解读
《湘见韩国》
《文化大观园》特别奉献
连续六集,敬请关注!
你印象中的韩国文化是什么样子?
这是很多人眼中的韩国。可是它最传统的那一面对我们而言却是既熟悉又陌生。
2018年,《文化大观园》走进韩国,在这个现代化的国度中,我们坚信一定能寻找到这个民族最传统的那一面,并试图从中发现蕴含其中的中国元素。
这里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一直虚心学习、满怀热忱,却又寻求自我、突破发展。让传统与时代并融。
王鲁湘:都长官您好。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 长官-都钟焕:您好。
王鲁湘:谢谢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 长官-都钟焕:也感谢您。
王鲁湘:有一种说法啊,在我们中国,说要寻找中国的唐朝,要到日本,要寻找中国的明朝,要到韩国。而且对于儒家文化保存得最彻底,保存得最完美的其实就是在韩国。但是今天呢,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韩流,用它来形容,今天的新的韩国文化,对于整个中国的一个冲击,那么这种韩流在韩国的发生,和传统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它对传统文化有没有造成一种冲击,以及它是不是也和传统文化之间,其实有一种,历史上的一种呼应的关系。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 长官-都钟焕:我们已经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作为邻居与中国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韩国也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的文化影响到中国,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意味着相互关系将会发展成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韩剧,通过音乐以及刚才您谈到的一些各种文化带去了影响。看韩剧的话,韩国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都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创造性地发展和继承的。可以说《大长今》是把朝鲜时代的传统文化如实呈现出来的作品。从韩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医疗,以及它的风俗。我们看到了我们生活的方式以及传统,完美地继承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想说的是,韩国的韩剧作家和电影作家都有非常深度地去思考和研究怎么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要素。
《文化大观园》韩国文化之旅的第一站,首先走进了韩国的寺庙。毋庸置疑,韩国佛教信仰来自于中国,目前韩国的佛教信徒有一千多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奠定了韩国人生活文化的根基。而且韩国的寺院也保留了精致灿烂的文化遗产。
首尔的曹溪寺是韩国佛教的中心。每年的佛诞日,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王鲁湘:曹溪寺啊,坐落于韩国首都首尔的城市中心区,它的周边啊,你看都是现代化的高楼环立,然后围绕着曹溪寺的这个主殿,大雄殿,这个大雄殿呢,是建于1938年,应该说和我们中国的很多的古庙相比,这个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呢曹溪宗,在这个韩国的历史,却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今天啊,我们在曹溪宗这个地方,看到了韩国的信众,正在这个地方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2577年,我们和他们一起,来参加这样一个隆重的节日。
佛教在韩国社会里影响深远,1975年,在佛教徒的请愿下,韩国将佛诞节定为了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韩国全国放假一天,民众会举行诵经、燃灯会、游园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很多政府要员也会来参加,为国家和民众祈福。
结束了佛诞日的活动,摄制组来到了韩国10大名寺之一的津宽寺。津宽寺是高丽第8代国王显宗为了报答津宽大师在他年幼时的救命之恩而特地建造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韩国佛教曹溪宗的直辖寺庙。
整座寺院被北汉山环绕,两条溪水穿流而过,是一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而它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地方,就是其延续了寺院料理的历史和传统。
津宽寺住持戒昊大师听说我们从中国远道而来,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来接待我们。并且展示了她充满爱意和慈悲的厨艺。
王鲁湘:您今天要给我们做的这一道菜是什么呢?
韩国佛教曹溪宗津宽寺 住持-戒昊法师:我们吃的食物造就了我们的身体和人格,所以饮食是最重要的。这世上,所谓食色性也,食排在首位。今天,我做的膳食是营养饮食,同时也是在春天气温稍微低的时候食用的炖豆腐和用生菜做成的饼。我们用油煎一下,做成有营养价值的膳食。
戒昊法师:这样做。
王鲁湘:把一块豆腐切成四片。
戒昊大师作为世界著名素斋本家寺庙的住持大师,2017年被委任为“素斋名匠”。
王鲁湘:我们的这个素斋啊,除了这个材料它来自大自然,是绿色的食品啊,没有任何污染以外。可能更重要的是不是在整个过程中间,像戒昊师父这样的,是带着一颗心,带着一种修行的这样一个态度,来整个做这一道菜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的话,我们在受用它的过程中间,是不是同时也感觉到了,这一个戒昊大师的这一个心,和这样一种慈悲。
戒昊大师:是的,我们入山出家之后会经过供养主6个月,菜供6个月等修行过程。所以,洗菜 做菜都是修行的一部分。您吃了今天的菜是不是觉得很精致呢?
王鲁湘:不仅是精致,而且非常可口,好像有一种特别精心地为我们而设计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们有一种感动的心在里头。
在精致的食物背后,戒昊大师更注重的是其背后禅境般的哲学。她希望通过食物,来让人们发现如何和自然相处,如何去把爱融入到食物中。
戒昊: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这一颗心。我每次做好菜之后,供给客人都是像给佛祖一样。给众生的供养就是给佛祖的供养。我希望吃到这些菜的人都成为佛祖。您是佛祖,我这样行礼。我在寺里已经过了50年了。我把所有人都当作是佛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已经70岁了。
王鲁湘:真是心态好,您看一点都看不出来。
戒昊:所以,大家也要保持好心态,吃好,吃健康的饮食。愿大家都幸福,您是佛祖。
在津宽寺的后山上是一片开辟出来的菜地,寺里的法师们每日在这里劳作。采摘的新鲜蔬菜用以制作当天的斋饭。曹溪宗源于中国的禅宗,她们奉行中国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丛林清规。这种农禅合一的精神,在韩国发展成半农半禅的禅风。
王鲁湘:禅宗的话呢,有一个教导,叫做是砍柴、担水,无非庙道,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在修行,都是在悟道。那么今天在戒昊大师这里,我看做菜也是一种悟道,也是一种修行。
戒昊大师:我们把从自然转变为文化的过程称作是料理。有东方料理,也有西方料理。不过,这边不叫料理,叫饮食。膳食或是斋饭。津宽寺有膳食研究所。研究所的所有人不管是做菜,供饭,吃饭,心里都带着一种愿望:愿所有人都吃完后感觉幸福,身体健康,做菜时都会讲:“愿您成为佛祖”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韩国佛教以及曹溪宗,摄制组离开津宽寺,驱车近千里,从首尔奔赴大邱的桐华寺。拜访寺里的方丈真际大师。真际大师是韩国佛教曹溪宗的精神领袖。被人尊称为大宗正。
王鲁湘:真際大和尚吉祥。
韩国佛教曹溪宗第十三代宗正-真际大师:远道而来的贵客,非常欢迎您。
王鲁湘:我今天来到桐华寺啊,我想向这个大和尚请教的就是,我们的曹溪宗啊,这个在我们韩国是作为最大的一个佛教的一个宗派,是不是在我们韩国的这个佛教的信众中间,我们禅宗的信众是最多的?
真际大师:是的,在佛教中‘禅宗’可以说是宗家。80%的人都信任曹溪宗并受到教诲。能够领悟佛祖的根本真理是‘禅宗’,就是参禅。那是遇到优秀的领导者之后才能走向正确的修行之路,只跟着教理是很难指导的。通过参禅,具有慧眼的人在山中引导‘四部大众’。然后后面再跟随韩国25本寺的方丈大师和宗正大师,都成为了禅宗寺院,研究和修炼‘禅’并定出禅法,以至于信徒们也跟着一起在生活中实现参禅。
曹溪宗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曹溪宗的始祖道义和尚,曾拜六祖惠能的第四代弟子智藏禅师为师,在中国生活37年后回朝鲜半岛,创立了曹溪宗。而桐华寺就是曹溪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寺庙。
真际大师:桐华寺是公元493年,新罗炤知王15年極達和尙创建,取名为瑜伽寺。后来,公元832年新罗兴德王7年心地王師重建的。当时是冬天,周围有很多梧桐树上的花都开了。所以,当时取名为桐华寺。八公丛林桐华寺具有1500年的历史和传统,是韩国佛教漕溪宗的代表丛林。由曹溪宗宗正担任方丈指导僧人。丛林是禅院,律院,讲院构成的清净综合修行道场。一直流传到现在。
如今在桐华寺里,有很多的僧人在这里参禅学法。根据寺里的规定,我们无法记录他们更多的修行画面。但是从他们的诵经声,和礼佛仪式中,能感觉出他们在获得安详喜乐。不染世间烦恼的佛寺,成为了解脱苦海的净土世界。
如今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和传统的桐华寺,每年都会有超过百万游客远道而来前来参拜。除了修行的法师之外,普通的民众也可常住,在这里修身养性。钟声诵经声每天都会飘荡在八公山中。从公元4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历经1700多年岁月的佛教文化已完全渗入韩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东国大学校佛教社会文化研究院 院长-金星喆:向20岁年龄段的人进行问卷调查,问最有好感的宗教是哪一个的时候,回答是佛教的人最多。不过,他本人并不是佛教信徒。不希望自己归属于哪一个宗教,不愿去寺庙,去教堂。不过最欣赏佛教,并认为佛教是最正规的宗教的人,在年轻人当中有很多。我认为时代变了,不仅是韩国的佛教,所有宗教都应该与时俱进。现在是需要深度研究和摸索为年轻人带来什么帮助的时候了。不仅是佛教所有宗教都应该突破过去的信仰的修行方式,是不是应该与现代文明的发展,4次产业革命时代同步发展,通过时代性的方式进行改革呢?
几天的韩国寺院之行,以及对几位大师的访问,我们发现珍藏着数百年历史和传统的韩国寺院,无论是庭院和房屋,还是塔和殿阁,每一个角落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深刻而素朴的道理,都透着一股肃穆和安详的气息。
不管是桐华寺里的法师在禅堂里修行,还是津宽寺的法师们半农半禅,做素斋待客。佛教已经根植于韩国社会,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发展。
下周我们将走进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以及青瓷博物馆,那些烧造了韩国文化的瓷器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请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看《湘见韩国》系列第二集,韩国青瓷。
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文化大观园》
编辑:王竹、撕纸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