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是陶老一生奉行的格言,他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他的教育故事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常拜读《陶行知教育故事》他让我懂得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也一直激励和鞭策我不仅要教好学生各种文化知识,还要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学生的爱!
《陶行知教育故事》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四块糖的故事》,说的是陶行知担任校长时,有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正用水泥块儿砸自己的同学,他立即制止了王友,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候谈话。放学后,他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在门口等候,便掏出一块儿糖递给王友:“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我却迟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儿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王友哭了:“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儿糖递过去:“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儿糖,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王友却哭了,陶行知笑了。
陶老的伟大正在于平常之处,他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语,却让犯错的孩子真心的感受到了自己的错误,这难道不是一种宽容的爱吗?这种宽容的爱又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鼓舞着孩子们不断前进、健康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爱?
陶老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都流露出他的真诚与谦逊,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也受到了感染和鼓舞,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学习陶老思想,心中坚定“以爱育人”的信念,在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时候,始终想着陶老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努力让爱的种子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带了十几届小学毕业班当了十几年班主任,虽未桃李满天下,却也有无数学生事业有成。
十几年前教过的一个孤儿,那时候小小的他每天都跨着一辆大轮自行车上学,寒冬腊月也从未有戴手套,每次见到他,我都会把他冻得冰凉、青紫的小手攥在手心,我把母亲给我做的棉手套又送给了他。如今,那个孩子现在北京已是一家电力设备生产公司董事长,去年春节他来看我,塞给我一个厚厚的红包,我坚决拒收,他流着泪说:“王老师,无论我给您多少钱都难以报答您给我的您手心里的温暖,也买不到您送我的那副棉手套。”
有一个孩子,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又多,因生活所迫辍学走街串巷卖糖葫芦以贴补家用,我找到他要求他重新回到学校,我抚摸着他的头告诉他:“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的孩子只有上学才是出路。”当年那个卖糖葫芦的小男孩儿现在北京已拥有几家连锁幼教机构。教师节他来看我,他向深深鞠了一躬说:“老师,我忘不了当年您抚摸我头的那双手,就是您那个温暖的抚摸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无论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都没有惧怕过。”
2000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小学是上夜校的,即便是夜校、孩子们没有任何照明工具,家长们谁也不会接送孩子。我不放心孩子们,总是拿着家里那个锈迹斑斑、光线昏暗的手电筒送孩子们走过最难走的路,总是坚持把那个离校最远的女孩子送回家,那个女孩子现已是国美电器的高层,她常跟我说,她总也忘不了的是黑暗中我送她回家的灯光,正是那灯光照亮了她的人生。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我都已忘记,可是,孩子们至今不会忘记的是老师对他们的爱。陶老说,平凡即伟大,师爱无处不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温暖的拥抱,也许都足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我们何必吝啬?
2017年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学生们跟我还并不太熟悉,有一次我进教室时他们在玩一个叫“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正好轮到一个叫刘红飞的女孩子真心话大冒险,看到我进来,就有几个男生激将她:“刘红飞,你敢不敢说要和王老师来一个拥抱?”还没等刘红飞有任何反应,稍微带有点儿挑衅味道的掌声响了起来,那个腼腆的女孩儿脸涨得通红,一双大眼睛望着我,那眼神中有羞涩、有胆怯、有求助,我笑着对她张开了双臂,她扑到我的怀里,与我紧紧相拥在一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再看刘红飞,她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是骄傲,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台下的孩子则是满脸的羡慕,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动作,对于孩子们却有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惊天动的的大事儿,于是,我走下讲台,给每个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也许,这会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抱!
改变孩子命运的不一定是知识,却一定是老师的爱,当你的学生感到自己是受重视、是被爱的时候,他对一切都充满了知足与感恩,身心愉悦,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的学习怎可能不高效?在爱的滋润和照耀下,幼苗怎会不茁壮成长?
陶老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那么,就让我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去做一件事,用生命去热爱教育事业,去热爱我的每一个孩子!
作者介绍:王俊卿,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