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智能快递车,都离不开其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的末端配送服务。但近日,京东物流分布全国的600多台智能快递车上线揽收业务,把“最先一公里”的服务内容也收入智能快递车的“麾下”。
“您好,智能快递车已到达,请您带好需寄递物品前往寄件。”日前,家住天津市西青区的常女士下单京东物流寄件后不久,就接到了语音电话。随后,常女士拎着要寄送的包裹,来到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旁,根据收到的短信提示,输入验证码、打开格口、摆放好物品、关闭格口,很轻松就完成寄件。常女士告诉记者,“智能快递车一直给我们这一小区送快递,但还是第一次用它寄件,不过操作简单也很方便。”
“目前京东物流的600余辆智能快递车均上线了揽收业务,也成为了行业内首个实现规模化‘揽派一体’的功能型智能车。”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4月26日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快递车在对“最先一公里”的揽件进行补充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协助京东快递小哥从容应对快递单量高峰期,另一方面也通过提升揽派效率让小哥们的收入实实在在得到了提高。
揽派一体,一举多得“经过多年的智能快递车运营,我们发现在社区、工业园区、写字楼、校园、封闭园区等场景下,快递员接到揽件需求时,常常是正在配送快递的过程中。”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时寄递用户很紧急,比如着急出门,或者这个快递需要尽可能快的送达对方手中,但快递员配送单量大,无法及时赶过去。京东物流智能车新的揽件功能,可以缓解这一供需矛盾。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在长期运营智能快递车中也发现,智能快递车并非每天满载,有时会出现部分空闲格口。该负责人表示,“这些空闲格口刚好可以方便用户将要寄送的包裹放入,在寄递用户非常紧急的时候自助寄件很方便,所以我们对智能快递车进行了升级,增加了揽件功能。”
而对于社恐人士来说,不想让快递员等待,或更愿意用自助的方式寄件的话,智能快递车的揽件功能就可以实现。“在工业园区、写字楼、封闭园区、校园等场景中,原先快递员需要在园区外等用户把快递送出来,这需要双方都进行时间的协调,但现在只需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将要寄送的包裹装至园区外等待的智能快递车内就可以了。”该负责人进一步强调,快递员都会在接到揽件任务后与客户沟通,只有客户表示愿意使用智能快递车后,才会用智能车进行上门揽件。
“揽件过程也较为便捷,方便用户操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快递车到达指定位置后,会以短信、电话的方式提醒用户,在寄件过程中,如果出现格口装载不下的情况,也可以在智能车操作界面上灵活地更换格口,保揽收顺利。用户寄件完成后,智能快递车返回站点,再由京东小哥完成称重、打包等后续操作,用户可以在京东快递APP或小程序看到实时进程,确保安全快捷的寄递体验。
人力 智能快递车=提高时效“有时大家会把人力和智能机械化进行对比,但我们认为在末端揽件、配送中,人力和智能快递车是相辅相成的。”该负责人强调,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智能快递车作为快递员的辅助工具,协助快递员完成部分场景的揽派,解决快递员目前存在的揽派冲突问题,所以智能快递车是帮助提升快递员揽收时效和揽收效率的工具。
该负责人指出,随着智能快递车的规模化应用,会衍生出很多全新的工作职位,例如像车辆的运维、远程安全员等等,通过人车组合,不仅提高了单个京东快递小哥的配送效率,还给客户带来更灵活的收寄件体验。
目前,京东物流的智能快递车平均服务半径在5~7公里左右,也就是智能快递车所在的快递站点的服务范围。“智能快递车目前有两种运营模式。”该负责人介绍道,一种是短途驳。当货量较多,快递员无法一次性带走的货物,可以通过智能快递车做接驳,将站点货物传送到快递员需要派送的路区,快递员接到货物之后进行派送,就不需要多次往返站点和配送的路区,快递员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好对用户的上门服务。
另一种是直接将所需要派送的件装到小车里,小车自动驾驶到相应路区,给客户发送取件短信和电话,由客户下楼自取。“目前增加的揽收功能就属于这种运营模式。所以在一些写字楼、封闭工厂、园区以及一些高档小区都特别适合智能快递车的投放。”该负责人表示。
智能快递车是快递员的揽派件工作的一种补充,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快递员的工作。
“智能快递车无法完成上门服务。”该负责人表示,不管是楼梯房还是电梯房,目前的快递车都无法进入。“同时,不少用户在寄件、收件时都会与我们的快递员建立较好的社会关系,尤其当快递员上门揽派件时,更是对快递员的信任,这是智能车这样的机械无法替代的。”京东快递天津张窝小镇营业部快递员王彦龙4月26日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寄小件物品且比较着急的用户都愿意使用智能快递车,“如果是中大件物品,我们会建议用户等我们去上门揽收。”
后疫情时代发展势头不减智能快递车在抗疫保供中的应用让人刮目相看,不论是无接触配送需求的激增,还是外卖骑手在岗人数的短缺,都促使企业将目光放在了智能车配送上。可以说,在抗疫期间,智能车在打通物流末端微循环上起到积极作用。
该负责人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智能快递车依旧有其优势。“从末端配送场景应用来看,可以根据营业站点货物量、站点配送、社区需求等随时配送,运营时间涵盖了全天,能够降低快递员的工作强度,提升配送的效率。对于单量密度大的小区,也可以将即时配、社区团购、快递等多维度的订单传送到小哥身边,再由小哥送货上门,通过共配的模式让小哥能产生更多的收益,提高了人效。”
“智能快递车可以满足24小时全时段运行、城市开放道路与封闭园区内全场景通行、适应复杂气象条件通行要求,具备自主规划路径、自主运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目前京东物流的第五代智能快递车在智能、高效、稳定等方面都有所升级。
在智能方面,车辆实现了远程开关机、远程遥控、远程监控等功能,后台可时时掌握车辆状态,关键时刻对车辆进行有效干预,全面提升了安全性及使用效率;应用新型雷达后,结合算法提升,车辆对低矮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大大提升,有效提高了自动驾驶的智能水平。
在高效方面,在不增大车辆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货箱体积以及格口数量,同时在标准化货柜的基础上实现了格口灵活拆分组合,有效提升了单车运载量及灵活性;车速也由3m/s提升至5m/s车速,提升了配送时效。
在稳定方面,车辆传感器采用了点云密度更高的固态雷达,采用了角度更大的相机,做到了完全无盲区,安全性更高;车辆计算部分由两块计算单元集成为一块,集成度更高,稳定性更优;提升了整套传感器防水防雾能力,提高了车辆应对雨雪雾天气的能力。
“未来,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将在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及软件研发上持续迭代升级,在数据闭环驱动下,由路测数据驱动走向仿真数据驱动,以安全为中心升级多维度指标体系,算法迭代周期降至周以内。基于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流程驱动车辆正向研发设计,升级底盘系统、传感器和域控制器,整车模块化设计,提高车辆安全、稳定性和交互体验的同时降低成本,支撑无人车大规模运营部署,无人车云控平台升级,支持车队管理和智能调度,整体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该负责人强调。(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3年第9期)